发展历史
从1977年,全县中学结构和布局逐步进行调整。至1981年,全县初中缩减到80所,高中缩减到10所。此期间,撤出了工、贫宣队驻校代表,恢复考试和学校各种规章制度,恢复初中三年学制,并确定一中、巴河、洗马、团陂等校为重点中学,自此,团披高中成立。1982年,进一步调整中学结构,将十月、蔡河、竹瓦、兰溪、“五七”5所普高改为农高;一中(完中)、二中(完中)、巴河、团陂、洗马等校仍为普高。
办学理念
学校以“让校园充满阳光”为办学理念,坚持以德立校、依法治校、质量兴校、科研强校的办学思路,坚持“以仁为基,以人为本,以德治校,依法治校”的方略,以“多出人才,出好人才”为宗旨,注重学校的校风、教师的教风、学生的学风建设,弘扬“敢拼搏、乐奉献、勇进取”的团高精神,全面实施素质教育,办好人民满意的学校,形成了“文明、和谐、求实、创新”的校风,“爱生、敬业、合作、进取”的教风,“勤奋、慎思、求真、向上”的学风。学校以德立校,以德治校,使学校管理科学规范,生机勃勃。
办学规模
学校于1994年建起了一幢主楼四层、教室三层15间的教学楼,教学环境大为改观。尔后,从2000年起,经过近十年的建设,至2009年4月学校平房基本拆除,取而代之的是,总面积达29871平方米的原教学楼东、西两头拆建两栋(00、08年),主教学楼加层(06年),学生公寓三栋(00、01年),综合楼一栋(02年),办公楼一栋,教师宿舍楼三栋(01、07、09年),现代欧式教工食堂一栋,配套用房四栋;2008年新建学校校门,改建了操场、新建栏杆、校园腾飞雕塑,2009年4月彻底硬化了路面,建起了烛光文化广场、励志文化长廊、花坛景点,等等。实验室、仪器室、图书室、微机室、档案室、校史展览室、多媒体教室等一应俱全。校园面貌焕然一新,规模基本定格,同时依托武英高速,依托团陂物流工业园的建设,学校还制定了远景规划。
师资力量
团陂高中拥有一支师德高尚、素质精良、极富敬业奉献精神的教师队伍。全校120余名教师中,有高级教师16人,一级教师32人,省、市、县级骨干教师及学科带头人18人,其中具有本科学历的教师占95%,中青年教师占80%,他们已逐渐走向成熟并挑起大梁。近五年来,有47名教师的教研论文和教案在各级报刊发表或获奖,有一人连续两次受到国务院和教育部的嘉奖,12人次受到国家、省、市、县各级奖励。
教学成果
学校自建校八十年来,尤其是恢复高考后,为全国各级各类高等院校输送了近万名合格新生,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批的人才,赢得了社会的普遍赞誉。学校先后培养出龚文平、张玉驰、陈小文、杨小明、徐玍、曹小军、蔡秀文等清华、北大学子8人,空军飞行员3人。据不完全统计,《浠水教育志》第二卷自1986年到2006年的二十年间,毕业于团陂高中的后来考取博士生的有63人,考取硕士生的有146人,出国留学升造的有25人,高居同类学校之首。2004年学校被评为县级办学水平综合督导评估“示范学校”。2006年5月被评为市级“综合治理先进单位”,连年被评为“红旗党支部”,连续三届被授予县级“文明单位”。近三年来,高考成绩上重点院校人数和总上线率均名列全市普高前列。同时,该校参加全国数理化生四科奥林匹克竞赛成绩突出,先后有36人次获市级以上奖励。其中2003年秋季全国物理奥林匹克竞赛我校蔡荣同学以预赛100分的成绩参加复赛,获湖北赛区国家三等奖,湖北一等奖。
近十年来,学校立足素质教育,强化管理,大胆改革,各项工作都取得了长足进步。1995年学校成功地举办了“黄冈地区首届普通高中田径运动会”(仅此一届,1996年黄冈地改市),并被授予“田径训练基地”。在北京奥运会进入100天倒计时之际,团陂高中2008年被县体育局、县教育局评为“体育传统项目学校”。2009年6月被黄冈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确定为市级示范高中。
学校的课外活动异彩纷呈,各种兴趣小组方兴未艾。特别突出的是有近30年历史的校“年轻人”文学社,享誉全国,并已在市级以上刊物发表作品600多篇,两度获得黄冈市教研室组织的文学社团评比“一等奖”,2002年出版专集《鄂东嫩枝花》,获湖北省首届文学社团刊物评比“一等奖”,并被评为全省“文学社团”。
自学校著名人士
从团披高中走出去的教师后来走上领导岗位的有:市委人大副主任金鹤年,浠水教育局连续四任主任、局长欧阳世全、邱凌、高德华,原市教育委员会主任金鹤年。